都城与建筑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洛文化研究 > 都城与建筑

九龙朝风穴,莲台建古刹

   风穴寺位于洛阳市东南约70公里、汝州市东北10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它东倚龙山,西偎黄鹿山,北靠玉皇山,南望汝水;群山环抱,松柏叠翠,瀑布飞泻,清溪奔流;宝塔高耸,殿阁巍峨,别具一格;自然风光与典雅梵宫交相辉映,千年碑碣为僧俗世人诉说沧桑;山水清幽,美胜少林。

 
  传说唐初鼎建寺院,院址选在龙山阳侧。佛嫌风脉不佳,夜间骤起神风,将木石砖瓦扫地而起,直到今寺院上空风停料聚,砖木石料井然有序地摆放于今寺址。因以风点穴,名之为“风穴寺”。又说,寺院兴建之时,适值夏季三伏,酷暑难当,工程进展缓慢。这时,佛光显圣,从远方飘来白云一朵,状若巨伞覆盖于寺院上空,经久不散,故又有“白云寺”之称。而据《风穴志略》载:龙山阳侧有大、小二风穴。大穴内分重关,可达钧、密二地(今禹州市、新密市),每当天变,穴内发出吼声,所成气流猛不可挡。小风穴形似瓦瓮,口小肚大,穴中常发出雾气。穴口容一人可下,然虽有石梯,因生青苔,溜滑难行,往下不见其底,侧耳听之喔喔有声。穴口石坪,莹洁如案,中间微凹,略似墨池,可容水半升,旁刻“古砚”二字。因寺东之山有此大小风穴,故名风穴山。唐初,乡人为镇压风穴,于该山西北修建佛堂,名曰“风穴寺”,又改风穴山为龙山。
 
  龙山西脚下,道旁竖有一碑,上书“古香积寺”,为隋代香积寺址。由此往东,翠柏夹道,溪水叮咚,蜿蜒三里许方见风穴寺山门。可谓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
 
  风穴寺地理位置奇特,营建布局别致,倚山就势,高低错落,完全打破了北方寺院以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传统,融南北寺庙建筑风格为一体。其前院为山门和明代建筑天王殿。中院前为金代建筑中佛殿。后为毗卢殿,两侧三官殿、韦驮殿、六祖殿、禅堂对称分布。中院之西有唐代建筑“七祖塔”、宋代建筑“悬钟阁”。中院拾阶北上,依次错落着明清建筑方丈殿、罗汉殿、望州亭。望州亭为风穴寺制高点,临亭俯瞰,全寺亭台楼榭、殿堂楼阁尽收眼底。远望南方汝水如带,东西二山似两头雄狮对峙左右,北靠玉皇山诸峰犹如九龙盘卧;近览四周层峦环拱,状若莲台;故有“九龙朝风穴,莲台建古刹”之说。东之龙山,山坳连绵,亭台栉次,“桂香庵”、“奎光塔”、“玩月台”、“长命庵”、“自在庵”等建筑与西山之“上塔林”、“下塔林”,遥相呼应,默默地述说着风穴寺的千年情结。
 
  由望州亭沿蛇阶向东北而下,“白云深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悬崖上一股碧流倾泻而下。明人张维新有诗云:“绝壁悬崖挂碧流,明珠错落几千秋,却疑玉女虚无里,日日垂帘不上钩”。经白云湾跨小溪,登石阶东南而行,则另是一处洞天。飞瀑、“龙泉”流经明清建筑涟漪亭、观音阁,与“大慈泉”水并入“接圣桥”下,顺流而去,至山门东侧聚而成湖。游人荡舟其中,湖光山色,互成情趣,其乐无穷。
 
  名胜多书丹,碑刻流墨香。寺内碑碣林立,或铭记古今兴衰之事,或感咏江河不废之情。楷、草、隶、篆,笔格遒劲各异。唐代的尼陀罗咒,宋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清代石刻八景诗等,都刚劲有力,潇洒脱俗;金代的泥塑二弟子像,明代的铜佛、汉白玉佛,地藏殿明代盘龙浮雕等等,都神形兼备,堪称精品。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所建的“七祖塔”,为九层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24。17米,外廓略呈抛物线形,每层四角各悬铃铎,古朴秀丽,铃声悦耳。该塔是国内目前现存唐塔中的佼佼者。悬钟阁所挂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铁铸大钟一口,传说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是河南省现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口铁钟。上、下塔林,现有和尚墓塔七十余座,居河南塔林第二。
 
  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将风穴寺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风穴寺暨塔林”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今,矗立在河洛大地上的这座千年古刹,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块宝地。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8月4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