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之地,素来被称为“王者之里”,走进洛阳,就走进了河洛文化圈的中心。撇开看得见的文化景观,随意走进任何地方,信手拈来的文化典故比比皆是。踏上定鼎路,思量当年周公定鼎的故事;越过洛阳桥,回味昔日天津晓月、洛浦秋风的美景;走进安乐窝,您便走近了安乐居士——邵雍,走进了洛阳师范学院——这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师范院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学院书记李慈健、院长杨作龙高瞻远瞩,展望师范院校发展的前景,根据我校所处的文化氛围圈,顺应全校师生的共同呼声,于2002年9月宣布成立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目的在于“强化人文素养,立足科学教育,坚持师范精神,培养创新人才。”这块土地曾经是文化大师云集之地,这块土地也曾是高才俊德之士荟萃之所。细细品味那些鲜活的典故,您就会发现河洛大地确实是一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圣地,师范精神需要我们代代传承。
博学多闻紫气东来
相传在周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爱好学习,喜欢天文,善观天象,为官清正,屡被擢迁。据说在周昭王二十五年的一天,他出巡关口,望见一轮红日喷薄欲出,霞光万道,突然看见层峦叠峰间,云蒸霞蔚处,一团紫气缭绕,飘然而至。尹喜见此奇景,欣喜若狂,高兴地说道:“紫气东来,必有异人前来过关!”于是,他便沐浴更衣,斋戒数日,恭候异人光临。据说,老子在西游途中,也料想到有奇人阻拦,便提前化妆,蓬头垢面,须发乱飘,倒骑青牛来到关下,本想蒙混过关,谁知尹喜早已告知门吏,凡是与众不同的异人都要留下来。门吏见一老翁倒骑青牛过关,心想这定是异人无疑,于是将其留下。尹喜得知,忙到关前下拜。老子见状心想,关令真是奇人,想必这是命中注定的异人相会。尹喜勤学好问,见到大名鼎鼎、博学多闻的老子,真是又惊又喜,苦苦挽留老子多住几日,并拜老子为师。两人有缘在函谷关相遇,交谈也十分投机,尹喜说:“先生的学说,我非常赞同。只是先生执意西去,令晚生无法聆听您的教诲,请先生将您的学问著成书典,流传后世,以启迪后人。”老子看到尹喜虔诚备至、毕恭毕敬、求知若渴的态度,欣然允诺。这便有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彪炳千秋的名著《道德经》。从此,“紫气东来”就广泛地用来表示祥瑞。
也许“紫气东来”带来的不仅仅是祥瑞,更是人们对知识、对文化大师的仰慕之情。在我国上古时代,学在官府,官师不分,官即是师,官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知识。这就使得出身低微的孔子,为了获得更多的学问,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入周问礼”,拜见老子。因为老子是东周藏书室的官吏——即“柱下史”,掌管天下图书,他知识渊博,为当时著名学者。所以孔子虚心请教,且对老子的学问佩服至极。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意思是说老子的学问深奥玄妙,高不可及。老子乃千古圣哲,孔子为“万世师表”,两位文化圣人相会于河洛,会给河洛带来怎样的祥瑞之气呢?两位文化大师的学品、人品又会对我们今天的师范教育以怎样的启示呢!
为人师表挑肥拣瘦
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建都洛阳后,为了培养更多的为国家服务的人才,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建立了一座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其后,历经曹魏、西晋,洛阳太学至北朝末期才衰落,历时六七百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借鉴昔日太学之精华,拓展今日师院之规模,洛阳师范学院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从饱经沧桑的太学发展中汲取很多有益的东西。
东汉时,太学里曾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当时太学里的一个教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师),姓甄名宇字长文,熟读经史,很有学问。故事发生在那年的腊月三十,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向太学里的教学博士们表示慰问,下旨赏赐给每人一只羊。等羊群被赶到太学的大院里,问题出现了,因为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如何发放才算合理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讨论半天,也没有商量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这时,甄宇站了出来,笑了笑说:“不用争论了,我们都是教学博士,要为人师表,不能挑肥拣瘦,斤斤计较,我先牵一只羊回家了。”说完,他去羊群里把那只最小最瘦的给牵走了。这一下,大家不再争论了,你谦我让,各自牵上一只羊,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这段让羊佳话很快传了出去,洛阳城里的人无不赞扬甄宇。因为他说过“不能挑肥拣瘦”这句话,从此,“挑肥拣瘦”这个成语也就传开了。
汉代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东汉许慎言:“范,法也”;“师范”就是“做人之范”。“为人师范”者,就要有“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经明行修”的人品和学品。所以我院前任校长叶鹏高倡“把人字写端正”、“一位优秀的教师比一栋大楼更重要”;现任院长杨作龙慕厚德载物,羡自强不息,崇尚师范精神,认为:“师范精神是具有师范教育深刻内涵的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精神,是以追求尽可能完美的人文素养养成为动力,造就明德、有术、懂礼、有法之才的源头活水”。我院在昔日“经师人师”同求的文化氛围中传承着师范精神。
尊师重道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河洛大地上产生了两位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是兄弟,他们对师范教育的贡献光照千秋;他们所表现的师范精神更能垂范万世。“如坐春风”这个典故说的是程颢。当时,有一个叫朱光庭的人,非常仰慕大理学家程颢的学识,从很远的地方跑来拜见程颢,想认真聆听一下他的教诲。一个月后,朱光庭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到家后,他非常高兴地对周围的人说:“我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他的意思是说自己在温煦可亲的环境中受到了熏陶和教诲,聆听程颢的教诲就如同沐浴在春风中一样的舒适、惬意,突出强调了程颢情文并茂、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程颢之弟程颐,当时的人都称呼他为“伊川先生”。由于程颐在当时的名望极高,所以很多人都投奔到他的门下读书。杨时和游酢,便是其中的两个。
有一次,杨时和游酢一块儿去向程颐请教问题。走到门口,见房门微闭,里面没一点儿动静,他们透过门缝往里一瞧,发现程颐正坐在椅子上打盹儿。游酢想上前去敲门,杨时赶忙止住他,告诉他不要打扰先生休息。于是,两个人就在门外静静地等着。但不知什么时候,西北风开始呼呼地刮了起来,雪也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两个人在风雪里被冻得浑身冰冷,四肢麻木。游酢有点儿受不了了,又要上前敲门,杨时又拉住他,轻声说:“先生为了教我们,日夜操劳,实在是太辛苦了,我们不应干扰他休息,还是再等等吧!”说完,还把被风吹开的门轻轻关上了。这时,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但两个人仍然一丝不动地站在原地,任飞舞的雪花不断飘落在自己的身上。最后,地上的积雪都快有一尺厚了,两个人也都变成了“雪人”。等程颐醒来后,面对此情此景,内心非常感动,为自己能有这样关心老师、尊敬老师的门生而高兴不已。这就是典故“程门立雪”的由来。杨时学成后,去南方传播程氏理学,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派,世称龟山先生。游酢在学问上也有很深的造诣。
这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师范的内涵究竟有哪些?对一名师范院校的教师而言,我们该有怎样的学问,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我们教学上的最高理想。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培养出勤学苦读、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啊!
勤学苦读悬梁刺股
战国时,楚国有一位贤士,名叫孙敬。他到洛阳求学,为了不让睡眠干扰自己的学习,就把自己的头发用绳系住,然后把绳拴在房梁上,让头悬起来。如果读书读得疲困,以致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那头势必要低下来。头一低,被拴住的头发自然就把他拉醒了,从而使他可以继续读书。后来,孙敬终于成了当时有名的大学者。
也是在战国时,洛阳人苏秦是一位著名的纵横家。他拜当时的著名学者鬼谷子为师,学到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于是就去游说诸侯。当时,秦惠文王励精图治,招揽贤才。苏秦应募前往,献出他的治国安邦大计。但秦惠文王并未采用他的计划,他只能怏怏地回到故乡洛阳。回家后,他的家人都瞧不起他,让他感觉非常难受。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当夜里读书困倦的时候,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以保持头脑的清醒,最后把大腿都扎破了,血一直流到足跟。这样一来,当然疼得睡不着觉了,他就可以夜以继日地读书了。一年以后,他终于大获成功,成为六个诸侯国的丞相,富贵显达一时。
这就是典故“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孙敬和苏秦都取得了成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勤学苦读。天赋加勤奋就等于成功,但天赋仅占1%,而勤奋却要占到99%。对于这种精神,所有师范院校的师生、所有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和坚持。惟有付出劳动,我们才能创造美,才能享受美。
尽善尽美洛阳纸贵
美育是师范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艺术兴趣和美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追求。根据美的存在领域的不同,有人将美划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而河洛典故中有很多故事以形象的手段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演示。
西晋时有个叫潘岳的人,长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洛阳城中的妇女见到如此貌美的翩翩少年,个个都爱慕不已,就把美味的水果一篮一篮地掷到潘岳的车里,以致潘岳有时甚至可以满载而归。这就是典故“掷果盈车”的由来。这是一种人们对形体美的欣赏,这种美属于现实美的一种。
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出身贫寒,不善交往,而且拙于言谈,相貌有些丑陋,以至于走在街上,连老太太看见了都要对他吐唾沫。但左思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价值,视荣辱如浮云,看名利为粪土。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文学创作上。“十年辛苦不寻常”。为了创作《三都赋》,左思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在他所住的房间里,庭院篱笆下,甚至在厕所里,到处摆放了纸和笔,整日苦苦思索,反复吟诵,一旦得到了理想的句子,便马上记录下来。送走烈日炎炎、汗流浃背的三伏,迎来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寒冬,经过了长达10年的辛勤努力,名作《三都赋》终于在洛阳写成了。作品一经问世,马上风行洛阳。人们争相传抄,以至洛阳市场上的纸价便因此而昂贵起来。以后,“洛阳纸贵”便成了著名典故。这是一种对艺术美的欣赏。
对于师范教育来讲,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追求全面的美,而不仅仅是现实美或艺术美。尽善尽美,是我们师范教育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壮志雄心投笔从戎
班超,字令升,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有大志,非常仰慕西汉的张骞,立志要像张骞那样做出一番大事业。班超家境贫寒,与母亲迁居洛阳后,只能靠常常抄写公文来供养母亲,非常辛苦。当他听说匈奴人不断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时,就非常气愤地把笔一扔,说道:“大丈夫应当立宏图大志,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报效国家,怎么能一辈子只与笔墨打交道呢?”“投笔从戎”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当时,他的同事们还讥笑他口出狂言,他却说:“你们这些平庸之辈怎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不久之后,班超终于得到机会,出使西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帮助西域各国脱离了匈奴贵族的压迫,恢复了西域与大汉王朝长期以来存在的政治、经济关系,打通了西域要道,沟通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关系,在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河洛大地上的典故源源流长,不胜枚举。人们常说的典故如:债台高筑、乐不思蜀、“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煮豆燃萁、余勇可贾、乐此不疲等等,每一个典故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个典故都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品位河洛典故,感受师范精神,倍觉研究河洛文化任重而道远。简简单单的一些河洛典故就可以给师范教育这么多的启示,那整个河洛文化给师范教育所带来的东西,其意义和价值肯定是难以估量的。正如杨作龙教授所言:“洛阳为天下之中,是人文鸿祖伏羲堪破宇宙奥秘的“一画开天”之地,是文明出现的源头。洛阳为九朝故都,为王者之里;儒学从这里兴起,道学从这里产生,佛学从这里传播,洛学在这里奠基;我国古代教育也曾有洛阳太学独领风骚数百年……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深深扎根于河洛人的心目之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师范精神在历史中形成,在文化传承中发展,也在与时俱进。《易》曰:“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继是继承,是继承优秀历史文化,是要使历史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成是蔚成,是发展,是对文化的创新。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传递与发展是一代教师的任务,更是师范院校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其意义和影响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充分的体现,洛阳师范学院必将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为九朝古都再添光彩。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1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