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河洛地区居“天下之中”,山川险固,文化发达,能够控驭四方,因而造就了中华名都——洛阳。古都洛阳以其建都年代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位居中国七大古都之首。
洛阳为都,最早可追溯到传说时代。《山海经》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今洛阳新安县青要山、偃师市高庄分别有关于黄帝密都和帝喾亳都的遗迹和传说。目前,文献记载和当地传说中的两都地望尚待稽考。到了夏朝,洛阳为都,已被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古本《竹书纪年》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另据《逸周书•度邑》、《国语•周语上》和《战国策•魏策一》等文献,太康、羿、桀诸王之都斟鄩应在洛水附近。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洛阳偃师二里头发现一座大型都城遗址。据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的二里头文化1~4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在夏代纪年的范围内。赵芝荃等考古专家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邑故址。历史文献对斟鄩地望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相一致,故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当为夏都斟鄩。不计尚未得到确证的传说时代,洛阳为都应始于夏朝,而其余六大古都建都较早的如安阳始都于殷代,西安始都于西周,均不及洛阳建都年代早。
按照历史地理学家、古都学创始人史念海先生提出的广义的古都概念,洛阳当为19朝古都。历史上曾有19个王朝或政权正式都于洛阳。它们分别是:夏、商、东周、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政权、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魏(李密)、郑(王世充)、唐、武周、大燕(安史叛军)、后梁、后唐、后晋。另外,古都洛阳尚有“八代陪都”之说,即古都洛阳曾为八个王朝或政权的陪都,分别是:西周、新莽、后赵、北周、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因此,就建都朝代数量而言,七大古都中洛阳居首位。但洛阳又号称“十三朝古都”,即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这样,不计地方割据政权和较为短暂的朝代,易为普通群众了解、接受和宣传。
回顾洛阳正式为都(不包含陪都)的历史,其历时之长仍居七大古都之首。夏商诸王都洛时间,古籍记载很不一致。而目前代表国家研究水平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亦未提出夏代及商前期(盘庚迁殷前)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所以夏代、早商都洛的时间只能是一种估算,即使按所有可能年代的最低值估算,洛阳建都时间依然稳居第一。
史书曰:“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然羿扶植傀儡仲康为王,自己并未称王,故太康、仲康、桀三王都洛。依据正史及其他古籍记载的夏商时各王在位时间,按最低值估算,夏代三王都洛共3王42年。商汤灭夏后居王位,国都由南亳迁至西亳。《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载:“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班固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括地志》载:“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县西十四里。”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偃师尸乡沟发现了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的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工作者据地层分析和碳-14年代测定,结合古文献中的汤都西亳的地望,认为尸乡沟城址应为商都西亳。综合《竹书纪年》、《史记》等文献记载,按最低值估算,商代都洛共9王159年。
自夏商至后晋,洛阳为都城历经19个王朝或政权,为都时间至少1096年,超过了其余六大古都中建都最长的西安(1077年)。
建都年代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奠定了古都洛阳在中华古都中的地位。二里头夏城、尸乡沟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分布,象五颗闪亮的钻石点缀在洛神的玉带上,展示着古都洛阳独特的魅力。
发表于《洛阳日报•花会特刊》200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