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22)
摘 要: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和传承的有效途径。洛阳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借助洛阳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保护性旅游开发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保持原真性、突出体验性、注重活态传承的原则下,根据遗产特点选取合适的开发模式,整合资源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构建展示平台增强公众的认知,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洛阳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很多学者进行了有益探讨,多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相互促进性,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内容;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为其营造生存土壤,培育更多受众,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保护和传承发展。但同时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和其文化原真性的变异等。因此,采取何种开发理念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贾鸿雁[1]较早的提出了保护性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的观点。余凤龙[2]等进一步从旅游、文化、经济三者良性互动关系出发,探讨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地旅游开发是对其保护有效途径的问题。艾琳[3]等关注了保护性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提升草原生态旅游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肖静[4],陈炜[5]等分别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三江侗族大歌和壮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唐勇[6]等提出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的框架体系。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采取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模式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二、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洛阳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厚。至2011年6月,洛阳有河洛大鼓、牡丹宫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7项,洛阳海神乐、洛神的传说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项,南庄木偶戏、二鬼摔跤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项。总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有以下特点:一是历史底蕴深厚。洛阳非物质文化根植于河洛大地,大多具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杜康酿酒工艺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一支奇葩,从夏人杜康"初作秫酒"开始,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唐三彩是唐代艺术精华所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二是表现形态多样。洛阳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从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到遍及城乡的舞狮、盘鼓等民间艺术表演;从村村落落的饮食消费习俗,到大大小小的民间庙会信仰;从口碑相传的传统医药,到技艺精湛的手工技艺,无不显示着洛阳非物质文化的古朴与多姿。三是地域特色鲜明。"水席"起源于洛阳,与洛阳的地形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人们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咸甜酸辣的宴席来抵御干燥寒冷,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
(二)洛阳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优势明显,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洛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上,还体现在洛阳众多的历史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等方面。
1.物质文化遗存丰厚。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有着1529年的建都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是建都时间最早,为都时间最长,经历朝代最多的城市。作为长期辉煌鼎盛的古都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77处、市县级632处,其它重要文化遗存400余处,馆藏出土文物近40万件。这些文物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洛阳旅游,同时也将带动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
2.自然风光优美。洛阳四季分明,地形复杂多变,伊、洛、瀍、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孕育了名山、河湖、溶洞、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有黛眉山、伏牛山2个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黄河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熊耳山、青要山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神灵寨、郁山、花果山、天池山、龙峪湾、白云山、洛阳国家牡丹园等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另有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其北部,"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渡沟及陆浑水库点缀其间,形成兼具南北神韵的自然风光。秀美的自然风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地域空间支持。
3.旅游产业体系完备。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旅游强市"战略,旅游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至2010年初,洛阳市共有旅行社94家,导游员2331人,星级饭店63家,开放性旅游景区(点)62家,旅游汽车公司6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人,间接从业人36万人。旅游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必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行业支持。
4.交通便利。洛阳地处中原,具有东西过渡、南北贯通的居中区位,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目前,境内陇海、焦枝两大干线铁路和310国道、207国道两大干线公路双十字交汇,连霍高速公路和二广高速公路在此交叉,并与洛阳西南环城高速公路相连接。郑西高铁的开通拉近了与周边客源市场的距离。同时洛阳拥有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作为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通道,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5.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心。一方面,洛阳市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召开保护工作会议,成立保护中心,开展普查工作,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另一方面,政府也有意识通过有效的途径使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走进普通民众,增强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2006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来到洛阳,吸引了大量洛阳市民观看。2007年国家"文化遗产日",市图书馆大厅举行了洛阳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2008年9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9县市巡展。2010年春节文化庙会期间,会场专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近距离接触。目前,洛阳社会各界已营造起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开发氛围。
三、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路径
(一)坚持可持续性,在普查的基础上做好科学规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和原则,即保护是根本,合理利用是途径,传承与发展是关键。因此,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对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地域分布、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不仅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也可以为旅游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本素材和科学决策的依据。通过普查筛选一些对游客具有旅游吸引力、市场前景好并容易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选择的开发[7]。开发时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注意其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保护好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关注其传承和发展,坚决杜绝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二)保持原真性,根据遗产特点选取合适的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是其真实而鲜活的原生地地域文化,原真性既是其价值所在,又是保护、传承和开发的根本。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通过合适的开发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得以有效的保护,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展示满足人们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消费需求,塑造旅游者的原真性体验[8]。从游客的旅游需要出发,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现存状态,构建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
博物馆模式。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展示有关人类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遗产实物的场所,也是外地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地方。可在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现有藏品的基础上,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区,依据"收藏—保管—展示—研究—观众参与"原则,通过文献、田野材料,借助现代电子数码科技手段,将现实中易于用实物载体表现的或已濒临灭亡、难以维系其自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客观地录制、保存和呈现给大众,并使其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民俗文化村模式。像庙会、民俗、民间信仰等对原生地依赖性很强的非物质文化,开发时在其原生地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或开发为民俗文化村,原生态地保护文化的生长环境和文化韵味。如借助宜阳福昌庙会的广泛传播力,将福昌庙会的主会场福昌村开发为民俗文化村,集中展演宜阳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遗产公园模式。对于可移动性强,对原生地的环境依赖不大、易于从村寨走进城市生活的遗产形式可以采取异地开发模式,选取一处专门为开发旅游而建设的园区,提取洛阳各县市富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多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通过仿造民俗环境、表演民俗节目或生产、生活民俗中的某些活动,开发为民俗展示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等。如可在洛浦公园或龙门石窟前的伊河两岸选取合适区域,将其规划成河洛民俗文化观光园,集中展示洛阳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事活动模式。节事活动能在短时间内会聚较大的客源流、信息流、商品流等,产业联动效应大,因此可利用节事活动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可举办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来集中展示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如从2008年开始举办的每年一届的河洛大鼓曲艺节就是对河洛大鼓继承和保护的一个很好尝试。而洛阳每年举办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就是将洛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信俗"节庆化旅游开发的典范。或将某些民俗文化艺术与洛阳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节庆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河洛文化旅游节或牡丹花会期间,在东周文化广场、洛浦公园及各大景区集中表现豫西舞狮、背装、二鬼摔跤等颇具表演性的民俗文化艺术,既能烘托节庆热烈、祥和的气氛,又能深化节庆的内涵。
舞台演出模式。对于有一定市场前景、流传深远、文化内涵深厚、适宜舞台化表演的遗产项目,可以采取舞台演出模式。以"唤醒沉睡的酒圣,用心探寻支撑秫酒历经千年依然长盛不衰的文化内涵"为主题,运用文化传媒、灯光等多种手段,精心打造"酒祖杜康"大型歌舞剧,演绎杜康传统酿酒工艺和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或效仿茶馆中听京剧或相声的模式,对于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出经典曲目,在洛阳剧场、休闲茶馆进行专场演出。也可以选取较为文雅、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的传统曲艺在"真不同"饭店、丽京门酒店等场所集中时段进行表演,一方面提高饭店的人气,另一方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众近距离接触。
旅游商品模式。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旅游商品,丰富洛阳目前较为薄弱的旅游购物品市场。如围绕洛阳悠久的牡丹栽培技术和丰富的牡丹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旅游购物品,除了常见的牡丹图册、牡丹明信片、三彩牡丹画等纪念品外,针对市场需求,开发牡丹的药用、食用、保健等方面的价值,开发牡丹饼、牡丹国花酒等食品系列和牡丹枕、牡丹保健茶、牡丹精油等保健品系列。或将牡丹制作成牡丹鲜切花、牡丹干花和牡丹压花进行销售,让游客参观或参与制作过程,激发其购物欲望。
(三)注重体验性,整合资源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正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借助洛阳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整合各类资源,贯彻体验性原则,开发多种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其一,实现与景区的资源整合。在龙门石窟、关林、白云山等洛阳成熟景区进行开放性、常态化展演二鬼摔跤、南庄木偶戏等具有观赏性、审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构建非物质文化旅游活动体系,推出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如孙氏"十六挂转秋"是一项民间游戏项目,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形制奇特,规模庞大,极具表演性和参与性。转秋分内外两层,内层八挂秋千,外面八挂秋千,每次可供16人坐玩,通过人力推动两个转轮带动内外两层秋千同时转动,外面正转,内层倒转,往来盘旋,趣味无穷,可以将其开发为景区的娱乐项目。
其二,实现旅游线路的整合。将洛阳有特色的、级别较高、表演性强,有趣味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串联,加强整合,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之旅、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学之旅的主题线路。在旅游六要素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并将其纳入到洛阳传统旅游线路中,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如吃的方面,发掘洛阳丰富的民间饮食文化,将小街锅贴、洛宁蒸肉、杜康酿酒、铁谢羊肉汤、新安烫面角、偃师银条、牡丹燕菜、杜康酒等合理搭配起来,开发洛阳非物质文化饮食系列。娱的方面,发掘古老民俗的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价值,迎合民众的体验需求,开发原生态的休闲娱乐活动。荡"十六挂转秋",吹糖人,耍豫西狮舞,敲龙马盘鼓、做太仓毛笔,感受参与的乐趣。
其三,实现与乡村旅游整合。非物质文化与乡村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非物质文化根植于民间,是农耕社会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艺术化的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充分利用洛阳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融入乡村旅游之中,增加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深度。如洛阳"青铜器仿古工艺制作专业村"伊川县烟涧村、"唐三彩烧制工艺发源地"孟津县南石山村可以借助河南"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开展,在现有青铜器和唐三彩生产和销售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旅游特色村,走文化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四)强调活态传承,构建展示平台增强公众认知
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强调的是通过人的行为代代相传、世代传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演展等方式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实生活,增强人们的认知度和传承的自觉性,唤醒全社会对保护工作的自觉意识,是保护性旅游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使旅游不仅成为一项广泛的文化经济活动,还要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文化保护活动。如在开阳湖音乐喷泉、周王城广场、洛浦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城市休闲场所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演练,激发其在大众中的活力,使更多的人所知、所学。利用春节、中秋这些传统节庆,把那些具有观赏性、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挑选出来,有组织、有目的地加以活态化呈现给市民,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或者开展"非物质文化才艺大赛"等活动,使多种民间音乐、戏曲和曲艺、手工技艺在观众面前亮相,通过传承人的表演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充分发挥洛阳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进行物质载体的妥善保存和展示。另一方面,要注意传承、展示方式的创新。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心理,通过现代的文化运营方式,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形成具有当代特性的"原生"文化产品。如利用非遗载体来表现当代年轻人的时尚生活内容,激发青年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热爱,进而自觉地传承。鼓励实施"师带徒"政策,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帮带的良好运转机制。
参考文献:
[1]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23(11):119-122.
[2] 余凤龙,尹寿兵,杨蕾蕾.基于旅游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9(3):74-76.
[3] 艾琳,卢欣石.草原生态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89-195.
[4] 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2):73-77.
[5] 陈炜,高艳玲.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1):91-96.
[6] 唐勇,覃建雄,刘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框架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89-91.
[7] 胡绍华,阚如良,曹诗图.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6,(9):238-240.
[8] 邓小艳.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0,(2):90-95.
原载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