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雒阳县男子囗囗卿买地铅券》研究
赵振华 董延寿
编辑部:1.请造字,左辶右曲,以替代买地铅券背面录文的(辶曲),并取消()。
2.文中的" 甫"、" 负"等诸" "字,读zhe,请勿改成"适"。
3.文中出现的"雒阳",也请勿改成"洛阳"。
摘 要 新发现的中平五年《雒阳县男子囗囗卿买地铅券》这件汉墓随葬品是冥世的土地私有权凭证和早期道教实施镇墓安魂、驱鬼解谪活动的遗物。买地铅券的实质是镇墓文,它袭用阳世土地买卖契约的格式,注入了冥间隔断死生、厌镇鬼神的内容。
关键词 铅券;冢田;解谪;洛阳;道教;东汉
东汉买地铅券是道士巫师为殁者与鬼神之间订立的契约。新殁者向已葬者购买墓地,由殡埋于毗邻者为主持人和见证人,以求得承认,和平共处,互不干犯。并令殁者自身不受鬼神的迫害,也不得祸害活着的亲属,使生死永隔,不复交通。洛阳新发现的《雒阳县男子囗囗卿买地铅券》为这一资料的又一物证。
一 已往洛阳的发现与研究
就已知资料而言,洛阳出土东汉买地铅券最多,国内其他地区发现较少,是都城的社会丧葬习俗使然。清末民国时期的考古学家罗振玉收储、著录、研究的成果最多,有家刻版《地券征存》、《蒿里遗珍》等专著传世,有《贞松堂集古遗文》、《芒洛冢墓遗文续编》、《丙寅稿》等刊载买地铅券文字、题跋等。清亡国后,他寓居日本数年,收藏有96字长铭的《汉房桃枝买地铅券》[1],82字的《汉王未卿买地铅券》[2],为其所乐道。他所述买地铅券6种,依年代序列,为《平阴县钟仲游妻买地铅券》(是券原定名镇墓券,延熹四年,161)、《怀县王未卿买地铅券》(建宁二年,169)、《雒阳县孙成买地铅券》(建宁四年,171)、《平阴县樊利家买地铅券》(光和七年,184)、《雒阳县房桃枝买地铅券》(中平五年,188)、《汉雒东乡刘伯平镇墓券》(券文已残,大概也是买地铅券)。彼时洛阳所出,惟《平阴县曹仲成买地铅券》(光和元年,178)罗氏未曾寓目。罗氏著书难觅,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雪堂类稿》8册,在丙册《金石跋尾》之《金文跋尾》辑有汉孙成、樊利家、房桃枝、王囗卿、朱书买地券跋等5篇。《石文跋尾》辑有汉《刘伯平镇墓券跋》,是一块铅券,应列入前跋。
罗氏著录这种稀见的汉代文物之后,因无新品问世,对此研究遂沉寂了多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又续见研究,或有伪品扰乱,时被学者揭发于期刊。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古代契约研究,论文间出,收入《秦汉问题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续有新作等皆收入氏著《契约史买地券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其主编《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所收资料清晰,来源明确,东汉买地铅券真伪杂陈而尽被分解剖析。张勋燎、白彬先生的《中国道教考古》(6册,线装书局2006年)是一部对道教考古遗存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大型专著,将搜集的各种买地券和镇墓文与历史文献、宗教经典相结合作出全新释读,揭示其意义。近年新材料不时涌现,颇受学界关注,相关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日夥,多视角研究历代买地券问题日趋活跃。其中以吴天颖教授的《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和鲁西奇教授的《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最能体现研究水平。
1974年,洛阳发掘的一座东汉墓出土了《河南县王当买地铅券》(光和二年,179)[3],由此可以肯定,已往著录的东汉买地铅券,都是近代洛阳盗墓的孑遗。此券与河北望都二号汉墓所出《蒲阴县刘公砖地券》(光和五年,182)[4]内容大致相同,这两件发掘品与后来墓葬所出者是辨别东汉买地券真伪的标准器。
二 《雒阳县囗囗卿买地铅券》概况
据说出土有年,辗转由私人收藏,铅质,长条形,中部略侧向弯曲,似刻成以后遭受外力所致。致使一侧长38.8、一侧长38、宽4.4、厚0.35厘米。两面刻文,隶书,正面五行,满行43字至50字不等。背面2行,满行36字,表面和字痕内残留朱砂,局部风化残泐,个别文字消失,总计约276字。原文厘定标点如下:
中平五年十二月戊申朔七日甲寅,雒阳男子囗囗囗,从同县男子申阿、仲节、季节、元节所名有当利亭部大阳仟北高坫佰西垣冢田一町,东西长廿五步,南北卅八步,东囗东出角佰,广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