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华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誉称花中之王。而“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的“地脉”使牡丹得天独厚,名扬天下。其牡丹文化斑斓多彩、源远流长,成为河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洛阳牡丹历史悠久,地位独特。牡丹作为我国园艺花较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在栽培演化过程伊始就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历史记载,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605-618年)“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进二十箱牡丹”,并记述了牡丹品种名称。宋高宗也称“隋炀帝始传牡丹”。到了唐朝,洛阳牡丹的种植遍及宫廷民间,日盛于世,品种也更加丰富,并出现了从事牡丹栽培和研究的专业人员。延至北宋,洛阳牡丹盛极一时,规模为全国之冠,洛阳成为全国牡丹的栽培中心。牡丹“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随着洛阳牡丹的“名甲天下”,此时出现了一批记述洛阳牡丹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谱记。如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其后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洛阳是中国牡丹的第一个栽培中心。遗憾的是此后几百年间,洛阳历经战乱,地位衰落,洛阳牡丹也伴随着时势流迁,屡经盛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牡丹才重获新生,得到恢复与发展。而今,洛阳牡丹花色甚丰,有白、红、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个色系,国内外品种近700个。为发展特色产业,宣传洛阳,1982年洛阳人大审议并通过了命名牡丹为“市花”和确定每年4月15-2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的议案。自1983年以来已举办过二十届牡丹花会,花会期间,整个洛阳城,呈现出花如海、人如潮、热闹非凡的局面。洛阳牡丹遍植全城的大街小巷、公园、厂矿、机关、学校、宾馆,种植面积已近万亩,两个万亩牡丹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使洛阳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牡丹城”。同时,洛阳还加大了对牡丹的科技开发力度,现在已经开发出80多个新品种,形成了牡丹品种的“第二梯队”,并且已经成功完成让牡丹四季开花的技术研究。目前,国家牡丹基因库在洛阳建成,华以牡丹集团的“中国牡丹信息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牡丹网站;国家计委1999年批准的当年最大种植项目——“中国牡丹(洛阳)种植产业化示范工程”,已在洛阳的先农公司启动,这项让牡丹走向工业化生产的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商品牡丹苗200万株,牡丹盆花80万株,鲜切花200万株的生产能力。
洛阳牡丹声名远播,牡丹文化斑斓多彩。综观中国牡丹发展史,洛阳不仅长期在中国各地的牡丹种植中独领风骚,而且,洛阳牡丹不断输入日本和欧美各地,深受各国人民喜欢。如今,作为古都的形象使者,洛阳牡丹在英、美、法、德、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生根开花;以花为媒,古都洛阳先后同日本、法国、保加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洛阳还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有571家外资企业落户洛阳。洛阳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与诗词文赋、歌唱艺术、影视艺术、书法绘画艺术、工艺及雕饰艺术等不同文化、艺术门类有着密切联系,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几乎所有文化领域。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考古发掘的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事象屡见不鲜,其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能够使人全面领略河洛文化的风采。
今天,洛阳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气质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已从中国走向世界,正从中国传统名花向世界名花转变。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7月2日第七版
《洛阳日报·花会特刊》2003年4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