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6)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今天开幕了,我代表主办和承办这次会议的单位,对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欢迎,也预祝朋友们在会议期间通过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生活愉快!
在座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郑州,来到中原,来研究、考察河洛文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河洛文化诞生在中原,繁荣在中原,并由此传播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影响历史发展数千年,它有力地说明,中原文化渊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这不仅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也是人类及国家文明发展史上值得称道、值得深入进行探讨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最近几年,我曾多次到河南进行考察,给我的感觉,河南这个地方文化渊源确实非常久远,到处都沉积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河洛文化,确实是我们中华文化最早、重要的一个渊源和核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河洛文化研究,有许多文章可做,有许多话可讲,今天,我想着重点讲一下为什么要深入研究河洛文化的有关问题。
研究河洛文化的意义是很重大的,许多专家学者过去谈到了,我是非常赞成的。我想,首先一点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适应中国和平崛起,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历史上,河洛地区不仅农业发达,生产先进,而且由于数代王朝在这里建都,因而相当长的时期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产生于夏商、周代臻于完备、汉唐以后更加成熟的河洛文化,对全国各地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今天,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否则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前些年我们搞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不足,还有许多东没有搞清楚,没有搞准确。最近,我国又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究中华先民在上古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共选择了四个工作点,除了一个在山西襄汾陶寺之外,其余三个都在河洛地区,即郑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岗。由此可知,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河洛文化,对研究怎么来振兴中华文化,怎么来丰富、怎么来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关系紧密。因此,深入研究河洛文化,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有利于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使命。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8项主张,明确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199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又说:“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文化在民族统一、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我们在工作中感到,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洛文化研究和弘扬河洛文化是维系两岸关系的精神纽带,同样是做好对台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或者说是基础性的工作。作好文化纽带工作,文化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在这方面,过去已经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展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活动,也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河洛文化后来流传到闽南、闽粤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闽南文化、客家文化,随着大量移民到台湾,闽南文化成为地方主流文化。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先祖从福建到台湾的朋友和侨胞都承认自己是河洛人, 讲的是河洛话。不仅如此,他们对河洛话怎么变成闽南话,闽南话又怎样变成台湾地方方言,其变化与发展过程也很清楚。这就充分说明,河洛文化在维系两岸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者,在这些年不断兴起的寻根热潮中,很多侨胞和华人回大陆寻根认祖,拜祭先贤,而且相当多的人都认为他们“根在河洛”。为了满足广大华侨、华人在这方面的需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怎么来满足和帮助他们呢?我想,首要的就是要加以研究,进行梳理,弄清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与河洛的传承关系,其中包括姓氏来源与宗亲关系。如果我们自己不研究、不清楚,尤其是搞侨务工作的同志在这方面不研究、不清楚,怎么在华侨、华人当中弘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呢?因此,首先要学习,要研究。同时,也可以把研究成绩突出、典型的地方建成爱国主义的基地。海外有数以千万计的侨胞,其中有许多年青人不懂得中华文化,或者知之甚少,有的连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连一句家乡话也听不懂。我们可以通过寻根问祖,家乡访问,对他们进行一些教育,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就在中国,包括在中原,在河南。这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需要总结,比如,怎么样在海外华人、华侨当中宣传文化这个“根”?大家知道,“根”的问题非常重要。过去我们曾强调落叶归根,都要回到祖居国。现在强调落地生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文化。根文化在海外也要宣传,也要生根,因为成千万的华人、华侨要世世代代在国外生存下去,这些人应该有一些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精神。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从长远来讲,搞文化教育,作好文化纽带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还更突出一些。
第三,有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世界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加强河洛文化的研究,推动研究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点,也有助于我们向外国文化学习,包括向韩国、日本、美国、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学习。这种世界文化交流很有意义,有利于增加国与国之间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合作。在增强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中,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台湾的一些学者过去对河洛文化的研究也比较多,希望今后能拿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与大陆的专家学者一起,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深入研究河洛文化的渊源、发展、传承与影响,不仅对我国思想史、华侨史、海外关系史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文化价值,同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世界华人、华侨为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要坚持双百方针和加强研究力量的整合。十五年来,河南已召开了四次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不仅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加之全国及境外专家,我感到研究力量还是比较雄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研究的组织工作还没有跟上去,力量有些分散,同时,也还存在着重复研究的现象,与此同时,有一些较深层次或很有意义的问题还没有人去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力量整合。通过力量的整合,更好地利用研究资源,从而避免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在这方面,作好研究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合作,协作攻关。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河洛文化本身、中原文化本身的需要,在一个时期内,确定一些重点研究课题,组织力量集中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在学术问题上,要继续坚持双百方针,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鼓励大家去探索,去争鸣。在研究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要以事实为根据、以史料为根据,全面地进行分析,作出论断。学术研究要十分重视科学性。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在友好的气氛中,通过争鸣和交流,取得共识,促进学术的繁荣与进步。
归根到底,研究河洛文化,研究中原文化,我们视野要放得大一些,放得宽一些,远一些,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最近,河南已经成立了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不久,还要成立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从全国政协的角度来讲,我们是非常关心和支持河洛文化研究的,并且对此也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下,我们的河洛文化研究,中原文化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一定会在对中华文化的振兴、两岸关系的发展、祖国的完全统一以及对凝聚侨心,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