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总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洛文化研究 > 河洛总论

闽台文化根在河洛

闽台文化根在河洛 杨海中

  一部中华文明史证明: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的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及闽台文化的根,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文化纽带。

  A.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是一个地域的和历史的文化概念。历史上的“河洛”不仅仅指洛水与黄河交汇形成的夹角地带,而是泛指以嵩山、洛阳为中心的“河南”、“河内”、“河东”等广大地区。这片广袤的沃土是中华先民最古老的繁衍生息之地,更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源头之地。

  第一,河洛地区孕育了华夏文明。中华民族号称是“炎黄子孙”,河洛地区是炎黄二帝诞生和活动的主要地区。《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是氏,生黄帝炎帝”。少典是有熊(今河南新郑)的国君,后传位于黄帝。黄帝时期河洛地区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因而人口繁盛。由于经济的发达,河洛地区率先进入奴隶制社会,从而结束了社会的“部落”或“酋邦”形式,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夏王朝的建立,创造了华夏国家最古老的原生形态,对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后,在河洛地区出现了更为成熟的文字、城市、礼制和青铜器,标志着河洛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禹都阳城”、“商都西亳”、“周都洛阳”之后,河洛地区文化更加发达。从传说时期到三代期间,河洛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中诞生了一大批精英,如黄帝、夏禹、姜尚、周公、老子、庄子、墨子、商鞅等等,形成了儒、道、法、兵、墨、名、纵横等诸多河洛文化流派,并产生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典籍,如《诗》、《书》、《易》、《礼》、《乐》、《春秋》等经典―――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经”。河洛文化由此逐渐成为强势文化,在其辐射和影响下,“东夷”、“西戎”、“苗蛮”等文化也都很快华夏化。河洛文化孕育了华夏文明。

  第二,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与古代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关系密切。《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图案,凝结了古代先哲超凡的智慧。至汉代,一些经学家和思想家用“河图洛书”敷衍解说《周易》的八卦和《尚书・洪范》的五行,从而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河图洛书”作为中国儒家经典来源,蕴含着中国哲学最古老的原创思想,并由此生发出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天文、历算以及兵、刑、道、法等的重要内容。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于其后历代的“河洛文化”,既包括以农耕经济为中心的物质文明,也包括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心理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河洛文化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正统性、源头性与传承不衰,同时它又是国都文化、政治文化,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的形成和文明发展作了最早、最大、最积极、最卓越的贡献。

  B.河洛汉人南播形成了客家民系

  从汉代末年开始,由于战争、动乱和灾荒等原因,中原汉人不断大量向南方播迁。其中最有影响的有:西晋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举义,北宋的“靖康之变”以及明末清初郑成功、康熙朝收复台湾。《晋书・王导传》从一个侧面记载了西晋末年景象:“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安史之乱时逃到南方的人更多,除正史有大量记述外,连李白也在其诗中说:“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率部两万五千余人入台,施琅率军征台时进驻人员也超过了两万。郑成功、施琅均为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故其旧部很多也是光州人。

  中原汉人南迁的路线基本上是皖、苏、赣、闽、粤,进而粤、台、桂、川等。北方汉人的到来,使闽西、赣南、粤北人口成倍增加,从而促进了当地的快速发展。在北人开发南方中,陈元光、王审知影响最为巨大和久远。唐高宗时,福建南部蛮獠叛乱,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朝廷之命前往平息,后又率中原五十八姓数千军校开发漳州。陈元光死后被当地人尊为“开漳圣王”,各地建祠纪念。很多闽人迁台后仍十分崇拜他,也纷纷立祠敬拜,至今台湾有陈圣王庙60多所。

  大批中原汉人的南迁,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特殊人际群体―――客家民系。寓居于赣南、闽西、岭南的客家人从河洛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如语言、习俗、宗亲、教育、伦理、礼仪等等,有的已历千载而至今沿袭如初。明末清初流向台湾的汉人大多是闽、粤沿海一带人,但移民中大部分是原河洛地区南迁的客家人。中原地区是姓氏之源。台湾除了陈、林、黄、蔡、郑大姓外,其他一些大姓,始祖也多来自河洛地区。一项调查表明,闽南、台湾汉人中陈、林、黄、郑四大姓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故有“陈林半天下,郑黄排满街”之谚语流行。而且在这些大姓的族谱上,都明白无误地标明其祖先为河洛人。河洛文化在闽、粤、台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生根和传播,由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历时跨度较长,且居住辽阔,与各地土著民族杂处,因而所形成的“客家文化”也吸收了一些地方特色,但其核心、精髓和根底,还是河洛文化,如尊崇先祖,讲究郡望,重教尚礼等。客家人后来又到了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但他们无时不心系中原,至今有许多台湾人和侨居异国的客家人还自称为“河洛郎”,念念不忘“根在河洛”。

  C.闽台传统文化根在河洛文化

  明乎中原汉人南迁而衍生客家民系、客家人又披荆斩棘开发台湾、澎湖诸岛这一关系,便可明了河洛文化是闽台文化之根。具体来说:

  其一,从血缘、地缘关系上看,据前些年统计,福建省人口有汉族人295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45%,其中祖籍在河南固始的就有1000多万,加上客家人500多万和河南其他地区的入闽人口,河南籍后裔已占福建人口一半以上。在台湾,汉族人占83%左右,其中,80%是闽南客家移民,他们都自称自己是“河洛郎”。

  其二,闽、台方言同属河洛语系。历史上,河洛地区长期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八大古都中,四个位于中原,且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历史最为悠久。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原话曾作为官方语言在全国通行,诗词歌赋以中原音韵为准。由于闽、台客家人多居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甚少等原因,从而使得客家话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语音和语法,如无齿唇音、无翘舌音,单音节词比较多,因而被语言学家称为古代汉语和中原音韵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中至今还大量保留和使用河南方言的,如,称妻子为“老婆”,称老太太为“老妈儿”,称儿媳妇为“大姐”,称太阳为“日头”,称开水为“滚水”等等,因而闽、台人很自豪地称他们所讲的方言为“河洛话”。

  其三,闽、台民间习俗源自河洛古风。民俗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民族或民系区别于其他民族、民系的基本标志。客家人久居东南,在与当地土著(古越后裔和畲、瑶族)相互影响中产生的客家文化虽因所居地理区位的不同而有所异,但其民间风俗及大众信仰之主流,所传承的仍是中原的古朴之风。如:在婚俗上,从议婚、定亲到迎娶,其程序和各种礼仪,闽、台与中原一样,既郑重其事,又有相同的繁文缛节;在丧俗上,闽、台与中原一样,厚葬的理念根深蒂固,重视落叶归根,主张入土为安,讲究各种祭祀敬拜仪式;在岁时节令方面,闽、台地区的节庆虽然很多,但与中原一样,最为人所重的是春节。

  其四,闽、台民间信仰诉求的多神论深深地刻印着河洛农耕文化的烙痕。农耕文化中对神的崇敬与畏惧,源于弱质农业受制于各种自然灾害,因而农耕者渴望神的呵护与保佑。河洛地区的泛神论由客家人传承了下来,从而形成了客家文化中的泛神现象,闽、台民间除敬奉土地神、财神、阎王爷等诸多神灵之外,还敬祀妈祖、关公、保生大帝等,也完全是从生产、生活的利害出发而为之,与传统河洛民风一脉相承,并深深地烙刻着中原农耕文化的印痕。

  简言之,千百年来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灿烂的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及闽台文化之根,不仅始终是维系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纽带,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认同基础,大力宏扬河洛文化精神,对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