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25日,由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举办的“东北亚古代石刻研究的新动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尔东北亚历史财团的第十一层会议室召开,来自韩国、中国和日本的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中心毛阳光教授、赵振华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共举行2天,共收到论文20余篇,内容涉及唐朝、高句丽、百济、日本的历史和人物等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议题。
24日上午9时,会议开幕,首先是东北亚历史财团理事长金浩燮致贺词。韩国庆北大学李文基教授、日本明治大学气贺泽保规教授、我院毛阳光教授先后讲演。毛教授发布的论文是《洛阳近年新见唐代墓志述略》,详细介绍了近年洛阳唐代墓志的收藏,新出土唐代墓志,尤其是流散唐墓志的史料和文献价值。下午的研讨中,赵振华研究员也宣读论文《唐代墓志中的“丸都”与“丸山”——兼谈其对于纠正古籍别写之意义》。会议期间,学者们就中古时期石刻的发展历程,新出土唐代朝鲜半岛史料,入唐高丽、百济人的生存状况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虽然三国学者的语言并不相通,但是主办方采用了同声传译,既能及时交流,又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讨论辩难十分热烈。会后的26日,考察扶余一带百济遗迹及博物馆,使得学术会议的安排紧张而充实。
此次会议是继2015年12月在洛阳召开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中日韩三国学者首次在首尔进行探讨和学术交流。金浩燮理事长在致词中说,中古时期的文字石刻饱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中韩日三国都有保存,而以中国的数量最多。石刻资料作为史料的新来源,近年来受到三国学术界的共同关注,需要定期召开会议,三国轮流举办,相关学者共同研究,使得有更多的史料得到挖掘,更多的史实得到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