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上午10点,中心副主任毛阳光教授受邀做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历史学院117会议室(饮冰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近年来流散唐墓志的整理与辨伪”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是“南开中古石刻资料研读班系列讲座”的第二讲,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出土资料与汉唐史研究学科组主办。夏炎教授主持讲座,西安碑林博物馆王庆卫副研究员,三峡大学朱华博士,学院王安泰副教授、沈琛博士参加。学院中古史专业相关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二十多人到场学习。
此次讲座,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介绍近年来流散唐代墓志的收藏情况。主要以洛阳周边的各个民营博物馆唐代墓志收藏情况,代表性藏品和收藏特点。其他省市一些收藏流散唐代墓志的机构以及各地民间收藏家流散唐墓志的收藏情况。最后,他还向大家展示了部分新见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流散唐代墓志。
在第二部分,毛教授总结了学术界对于流散墓志整理编纂方面的思考。他认为,今后的流散唐代墓志整理工作,要特别注意相关数据的完整,以及图版与文字的结合。流散墓志与正式出土墓志相比,来路不明,只能尽量去完善数据。此外,毛教授还对流散墓志整理过程中碑别字的处理、注释与校注、编纂人名索引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第三部分就是流散唐代墓志的伪品问题。毛阳光教授将流散墓志的作伪情况分为翻刻墓志、翻刻并改刻、原石改刻、伪刻四种类型。对于各种伪品,毛教授给我们研究者的建议是,只有原石改刻一类,经过去伪存真的辨析,可视作原石外。其他的即便原样翻刻,也属于伪品而不能使用。毛教授还列举了目前已出版图录中常见的有问题的墓志,以及刊物中所见问题墓志。最后,他简要地介绍了一些鉴别问题墓志的方法。
在讲座的最后,毛教授强调,对于伪志的现象,也不必草木皆兵,目前刊布的唐代墓志绝大多数是没问题的,伪品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流散的唐代墓志虽然来源不明,但只要经过认真的辨析,并不影响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而在整理研究唐墓志的过程中,不必过分追求新资料,只有打好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基本功,在充分阅读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新出墓志石刻资料的作用。
讲座结束以后,各位老师与同学还针对墓志石本与传世本的区别、北朝墓志辨伪、墓志的整理出版、如何根据风化痕迹辨伪等问题,与毛教授展开了交流。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增进了对流散唐代墓志的保存、整理与研究现状的了解,初步学习了流散墓志辨伪的方法,为今后结合墓志资料进行唐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