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资讯

2019河洛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进行分会场专题讨论

   11月12日下午,2019河洛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在洛阳师范学院成均楼设置三个分会场进行专题讨论。

 
  第一分会场在B301,以河洛文化的传承创新为讨论主题,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薛泽瑞教授为主持人,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尹全海教授为评议人。河南省社科院杨海中研究员指出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与“魂”,全面做好河洛文化创造性转化至关重要;河南省社科院任崇岳研究员界定了客家人的概念并且探讨了客家民系形成的年代;河南省社科院程有为研究员阐明了河洛地区在中国历史文献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洛阳汉魏故城文物管理所徐金星研究员提出打造“河洛学”的概念;洛阳博物馆研究馆员高西省结合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的设计特色探讨了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徐芳亚谈及洛阳应在“中华法”与“洛阳学”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及打造博物馆之都和争创国际文化名城方面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马锦丹博士介绍了洛阳心意六合拳的口述史及其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全民健身的当代价值;来自台湾的媒体人张文仪先生认为传统文化应依靠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保存、传承和创新;洛阳博物馆黄超提到洛阳博物馆近年来形成的以唐三彩为主题的多视角系列品牌展览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扩大了河洛文化的影响力。最后,尹全海教授做了精彩点评与全面总结。
 
  第二分会场在B302,以“河洛都城与考古”为讨论主题,由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主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久昌教授作论文评议。
 
  首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作了题为《汉魏洛阳城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汉魏洛阳故城是公元1-6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古都,处于汉唐盛世之间,该都城遗存代表了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的文明和文化特征,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衣耕民族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宗教传播,是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中心地区。汉魏洛阳故城累计都城时间长达600年,城址自周代始建,一直沿用到唐初,共使用了约1600年。接着他介绍了对汉魏洛阳故城发掘的几个阶段以及大城、宫城、灵台、明堂、辟雍、太学等礼制建筑遗址、永宁寺塔基、东汉窑址等重要的遗址发现。最后,钱国祥教授简要介绍了汉魏洛阳故城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太极殿制度对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代都城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位主题发言的是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赵振华研究员,他的发言题目是《洛阳龙门博物馆藏民族墓志的学术价值》,着重介绍了洛阳龙门博物馆近年征集收藏的四十多件粟特裔、突厥裔等民族墓志,揭示了墓志所蕴含的史料价值,如外国风情,异域宗教,罕见姓氏和蕃胡汉化等问题。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久昌教授的主题发言是《南郊、太学与文化区:东汉洛阳城南文化区的形成》。东汉自光武帝开始,在洛阳城南营建三雍和太学等礼制建筑,形成趋同或高度关联的“南郊礼制建筑群”,造成皇帝、学者和太学生人群及其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聚,使这一区域聚集了许多都城文化功能,其独有的人文环境和特色日渐成型并趋于突出,形成更强烈的集聚,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知名文化功能区,即“城南文化区”。作为东汉统治者一项都城空间体制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洛阳城南文化区荟萃洛阳都城文化之精华。培育了大量文化人才,促进了都城文化人才的繁盛;促进了经学教育的空前繁荣,巩固了儒学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正统地位;推动了各地文化的发展,促成了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中国古代都城史和都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位主题发言的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李玉洁教授,她发言的题目是《炎黄会盟与西泰山研究》。她指出:在很长的时期内,有些人把炎黄二帝的历史认为是神话,是传说,不认为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并认为这些是“史前史”,研究的价值不大。而从传世文献中,可以爬梳到较为系统的炎黄二帝的历史,如炎黄二部族到中原的发展历程,黄帝到中原地区之后与当地部族的往来与交流,炎黄之间的战争,二部族后裔的冲突与融合,可以进一步明晰上古时期炎黄部族在中原的发展历程。
 
  主题发言之后,与会的其他专家分别就南北朝时期洛阳令与建康令的比较,洛阳新区永泰街“隋唐水利设施”的性质,宋代洛阳城市佛教寺院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就洛阳古都历史与考古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李久昌教授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在未来洛阳都城史的研究中,新资料的发现与考古学的介入都极为重要,需要学者们加以关注。
 
  第三分会场在B201,以“河洛古代文献研究”为讨论主题,由洛阳理工学院社科处处长王彩琴教授主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张维慎研究员评议,王建国、张维慎、晁会元等学者作了主题发言。三位专家发言的题目分别是《隋唐佛教经籍著录<洛阳伽蓝记>的文献价值》、《谈武则天对政敌、情敌的改名改姓》和《洛阳太学汉石经<论语>研究与经碑复原》。三位专家立足文献,对各自的题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该论题以往的研究有所推进。杨年生、秦国攀、高远、伍纯初等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高远还就目前河洛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对河洛文化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1.jpg
第一分会场
2.jpg
第二分会场
3.jpg
第三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