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经专家匿名评审鉴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审批,中心张鸿亮副教授主持的《洛阳朱仓M722东汉帝陵陵园考古报告(2014—2017)》结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在本次验收的393个项目中,仅有27个获评“优秀”,优秀率为6.9%。
该成果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陵园遗址资料的全面公布,图文并茂的展示了陵园遗址遗迹、遗物的详细信息。第二部分是对陵园布局、遗迹性质、年代与陵主归属等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附录专题研究,多学科对陵园遗址典型遗迹、遗物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东汉陵园给排水系统,出土的空心砖、瓦当等建筑材料,动植物考古等多个方面。该考古发掘项目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资料的及时整理与公布,对东汉陵寝的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建筑技术史、艺术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张鸿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先后获洛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第Ⅴ类)、青年骨干教师、十佳杰出青年、优秀教师等,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等研究。先后主持发掘东汉陵园、墓园遗址等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各类墓葬百余座。发掘项目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次,“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出版有考古报告《洛阳朱仓东汉陵园遗址》,独著或第一执笔发表于《考古》《文物》等期刊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