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会议

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工作简报(五)

  河洛文化研究中心至今已成立两年了,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本中心成员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开展,而且在对外宣传、科研方面、学术交流和资源配备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

 

  一、对外宣传方面

 

  1、在报刊、网络等媒体方面

 

  为了让人们认识河洛文化及其在五千年华夏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中心的成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大河报》、《中国教育报》、《洛阳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河洛文化的相关内容。

 

  从2004年第一期开始,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在洛阳师范学院的学报上开设了“河洛文化研究”专栏,一则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二则让全校师生共享河洛文化,以提高师生的文化品位。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并参与河洛文化的研究,中心在院报也开设专栏,用点滴的小文章长期宣传河洛文化,争取使其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2、通过建设网站宣传

 

  为了更好地显示河洛文化的丰厚底蕴,本中心创建“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网”为海内外学术界了解和认识河洛文化提供了一个的窗口。

 

  网站上设立“河洛总论”、“古都研究”、“哲学研究”、“考古天地”、“河洛文学”、“河洛旅游”、“河洛教育”、“河洛艺术”、“河洛风俗”等网页。有专业人员负责网页内容的更新和充实。由于全体成员的努力,网页内容日渐充实,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广泛好评。

 

  二、科研方面

 

  1、学术论文

 

  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是一个学术性研究机构,中心成员首先立足于扎实的功底,脚踏实地做学问,认认真真写文章,所以在学术论文的写作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中心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先后在各类在期刊、报刊、杂志方面发表论文,共计66篇,其中学术论文20篇,报刊论文46篇,其中有不少论文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4年杨作龙院长第一期发表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的《河洛文化导扬》一文(9000多字)被《新华文摘》转载(7000多字);韩香花老师的《谈炎黄时代河洛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

 

  另外,《北魏洛阳小石窟群造像艺术分析》、《论老子“无为自化”蕴涵的教育理念》等论文也相继在学报上发表。

 

  从2003年至200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也不断发表了中心成员的文章。《我们播种河洛之爱》、《世事沧桑“汉时关”》、《杜康和狄仪》、《河洛文化与华夏文明》、《河洛古泉风韵》、《趣谈东汉光武帝原陵》、《历史上奢华的皇家园林——西苑》、《关羽与关公文化》等等一大批关于河洛文化研究的文章发表,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重视。

 

  此外,《洛阳晚报》、《洛阳师范学院院报》等报纸也发表了许多介绍河洛文化小论文。

 

  2、项目申报

 

  为了推动河洛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本中心积极进行项目申报。

 

  2003年上半年申报的省市级多项科研项目有三项立项,并已于2004年4月顺利结项,其中两项省社科联的项目获得二等奖。

 

  2004年围绕河洛文化研究课题,中心成员不计名利得失,屡败屡战,共申报了20多个项目,体现了中心成员执着的研究精神和顽强的学风,其中成功申报了省社科联课题四个、洛阳市社科规划办项目八个。

 

  在项目申报方面,在中心主任韩石萍的主持下,“河洛文化对历史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研究”的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成功,于2004年7月6日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签发的省级教学成果鉴定证书,顺利结项,并获得洛阳师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书籍编写

 

  一年多来,中心为了出版《洛阳考古集成》丛书,调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组织人员,仔细查找资料,为得到真实可靠的资料,中心成员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在余扶危、张剑先生的帮助下,中心成员全面搜集考古资料,目前已完成了两本书的资料收集工作,并和北图出版社鉴定合同,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出版两部书,分别命名为《洛阳考古集成—夏商周卷》、《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这两部书的出版将为河洛文化研究提供翔实而又珍贵的资料。

 

  三、学术交流

 

  好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学术研讨。学术交流可以相互提供借鉴和补充。两年来中心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召开,虚心向学术界前辈请教,并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以次激发中心成员新观点、新思路,扩大研究领域,拓宽多方渠道。通过学术交流,一方面为中心的河洛文化研究奠定丰厚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又开阔了中心成员的研究视野,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1、通过会议交流增加见解

 

  成立初期,至今中心积极与相关人士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数次召开了河洛文化研讨会,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参加,对河洛文化研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003年10月份,中心应邀参加世界客属十八届“恳亲大会”,中心认真开展以“客家寻根在河洛”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并且在会上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切磋,此行受益匪浅。

 

  2004年5月中心参加山东举办的“区域文化研讨会”,中心成员积极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提高本中心成员的研究水平,扩大了自身的学术研究领域。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对河洛文化研究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大会在洛阳师范学院胜利召开。

 

  本届“研讨会”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主办,郑州市政协、洛阳市政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我院共同承办。会议期间会场秩序良好,讨论气氛活跃,来自韩国、台湾、香港、北京等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余名专家和学者深入地探讨了河洛文化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如河洛地区的范围与河洛文化的界定、河洛文明的起源、河洛农业文明、河洛图书等,并形成了共识。同时,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集中展现和反映河洛文化特色的龙门石窟、天子驾六博物馆和白马寺。

 

  2、与学术界前辈沟通、交流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河洛文化,中心建设了洛阳市有关专家的资料库。并根据各专家的特长,邀请他们进行讲解,而且还聘请了余扶危、张剑、徐金星、张纯俭、霍宏伟等人为本中心的客座教授。

 

  中心对洛阳市各研究单位、文物机构、文博部门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形成了与文物、文博等单位专家学者长期的交流和合作。

 

  四、资源配备

 

  1、中心建设

 

  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有两年。迄今为止,中心拥有计算机三台,资料室一个,内藏400多册关于河洛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献。

 

  中心还不断吸收年轻有为的老师参加进来,以扩充这支研究队伍。这些老师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功底,学术研究经验也较为丰富。中心工作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增添了新气象,学术研究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

 

  2、资料建设

 

  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本中心特增设了自己的资料室,从要房子到购买书架、报架等硬件;到专业人士出去购书、订杂志,中心成员付出了许多心血。目前,拥有图书近500册,杂志20多种。应该说,研究河洛文化的硬件已基本建设完成,只需要有心人长期细心、耐心地经营,河洛文化研究定会有长足发展。

 

  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其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我院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力争近几年内将河洛文化研究办成我院科研与教学的一大特色,本中心期望更多的人关注河洛文化投身其研究,为学院的发展及河洛文化研究作出贡献。

 

  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2004年12月25日